一、盗用他人信息处罚是什么?
非法盗用他人信息的行为不仅在道德上是需要受到谴责的,而且在法律层面上也是有相关规定的,非法盗用他人信息会有法律对其进行制裁,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个人信息包括哪些?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三、相关法律依据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我们每个人作为中国公民都拥有着独一无二的个人信息,盗用他人信息不仅是一种犯罪行为,在道德上更将会受到大众和社会的谴责。我们在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的同时,也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盗窃外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北京刑事律师北京刑事律师法学理论功底扎实 ,工作认真细致 ;与法学界联系广泛 、密切,紧密结合法律理论和实务;对重大疑难的案件诉讼经验丰富 诉讼技巧运用娴熟。 执业以来办理了众多典型疑难案件和复杂法律事务 ,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 、《焦点访谈》,北京电视台《法制进行时》、《北京时间》以及《法制日报》、《民主与法制》 、《凤凰网》、《中国网》等都曾进行过多次报道和介绍 。关于盗用他人信息处罚是什么?的更多法律问题,可以咨询北京刑事律师北京刑事律师。
相关内容:在我国什么是网络盗窃罪
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自己的银行卡上的资金,在网上被人进行消费或者盗窃。其实现在的盗窃案件不仅仅发生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网络道盗窃这种新兴的犯罪手法已经逐步的进入我们的视线。那么在我国什么是网络盗窃罪?365编将为大家做出介绍。
一、在我国什么是网络盗窃罪?
网络盗窃,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盗窃密码、控制帐号、修改程序等方式,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和货币据为己有的行为。网络盗窃罪是一种常见的网络犯罪。当前,网络盗窃案件时有发生,但由于中国目前(2010年1月止)网络盗窃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不完善,司法界和学术界对网络盗窃的定性常常发生争议。
中国现在已迈进互联网时代,众多的网民以网络为平台,构成了一个互联网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网民们以虚拟身份出现,通过网络代码方式进行各项活动,这种以代码为基础的交流方式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出现了网络盗窃等新型违法犯罪活动。
二、网络盗窃罪立案标准是多少?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一千元以上的属数额较大;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一万元以上的属数额巨大;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数额特别巨大;
4、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判处无期徒刑;
(1)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盗窃犯罪情节严重的主犯;
(2)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
(5)累犯;
(6)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 严重后果的;
(7)盗窃数额达到十五万元的;
(8)造成重大损失的。
对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网络盗窃是一种比较新兴的犯罪手法,犯罪分子利用自己的知识通过网络盗窃密码,控制账号,对当事人的资金进行盗窃。当网络盗窃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以后,法院会依据实际的情况对盗窃分子进行处罚。